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備考 > 中考復習 > 中考化學
十二、實驗中的規律: 1.凡用固體加熱制取氣體的都選用高錳酸鉀制O2裝置(固固加熱型)。 2.凡用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制氣體的都選用雙氧水制O2裝置(固液不加熱型)。 3.凡是給試管固體加熱,都要先預熱,試管
2025-04-25
十一、反應中的一些規律: 1.跟鹽酸反應產生能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為HCO3- 離子,但一般不予以考慮), 凡碳酸鹽與酸都能反應產生CO2氣體。 2.跟堿反應能產生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
2025-04-25
十、初中化學實驗中的 先 與 后 1.使用托盤天平時,首先要調節平衡。調節平衡時,先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然后轉動平衡螺母到達平衡。 2.加熱使用試管或燒瓶給藥品加熱時,先預熱,然后集中加熱。 3.制取氣體時,必須
2025-04-25
九、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1.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2.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3.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因為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原子
2025-04-25
八、元素周期表的規律: 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 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2025-04-25
七、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1.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2.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3.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編輯推薦: 2025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
2025-04-25
六、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1.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2.氧氣的濃度不同,現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3.
2025-04-25
五、金屬+鹽溶液 新金屬+新鹽: 1.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 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變重,金屬變輕。 2.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 新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時,反應后溶液的質量變輕,金屬變重。 3.在金屬+酸
2025-04-25
四、物質的檢驗 1.酸(H+)檢驗 方法1: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測液的試管中,振蕩,如果石蕊試液變紅,則證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潔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如果藍色試紙變紅,則證明H+的
2025-04-25
三、干冰不是冰是固態二氧化碳 水銀不是銀是汞;鉛筆不是鉛是石墨;純堿不是堿是鹽(碳酸鈉);塑鋼不是鋼是塑料。 編輯推薦: 2025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
2025-04-25
二、金屬+酸 鹽+H2 中: 1.等質量金屬跟足量酸反應,放出氫氣由多至少的順序:Al Mg Fe Zn。 2.等質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屬反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小放出氫氣越多。 3.等質量的同種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屬反應,放出
2025-04-25
一、金屬活動性順序: 金屬活動性順序由強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順序背誦) 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 1.金屬位置越靠前的活動性越強,越易失去電子變為離子,反應速率
2025-04-25
分散記憶法 對于課本中給出的常見元素的符號,如果集中在一節課里,記憶密度過大,難以全部識記。結合前面內容的滲透,若將它們按各自特點用上述方法分散識記,每次記幾個,則可大大降低識記的難度。 編輯推薦:
2025-04-24
聯想記憶法 碳元素符號:C英文單詞Coke(可樂)是碳酸飲料所以碳 C; 銅元素符號:Cu人體中如果有大量銅元素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要對銅元素說: seeyou 諧音Cu; 硅元素符號:Si龜很長壽所以不死 死 讀作 Si ; 氧元素
2025-04-24
韻語法 其一:按字母對比記憶法。 例如: 金銀鋁氬 A 開頭, B 字開頭鋇和溴,鈣銅碳氯先寫 C , M 領頭錳和鎂。 常用元素符號按英文字母順序對比記憶: A:Ag(銀)、Al(鋁)、Ar(氬)、Au(金); B:Be(鈹)、B(硼)、Ba
2025-04-24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whxmylg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