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1919年6月,巴黎和會上,一戰中戰勝的協約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領土、殖民地、軍事和賠款等問題作出了規定。《凡爾賽和約》滿足了日本的無理要求,嚴重損害了中國的權益,引發中國的五四運動。《凡爾賽和約》和協約國的其它和約構成了戰后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新秩序,史稱“凡爾賽體系”。
2.1920年1月國際聯盟在瑞士日內瓦成立,其宗旨是制裁侵略,維護和平。但實際被英法控制,成為列強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
√3.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其核心是確認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為美國排擠英、日,進一步對華擴張提供了條件。華盛頓會議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至此戰后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
√4.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爆發,隨即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以沉重的打擊。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是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巨大。
√5.1934年,德國希特勒自封為“元首”,確立法西斯統治,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后,日本法西斯上臺,制定侵略中國和征服世辦的計劃,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6.★羅斯福新政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行“新政”,“新政”的目的,就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全國工業復興法》是新政的核心。評價:新政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美聯社國經濟開始復蘇,尖銳的社會矛盾有所緩解。它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使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管理得到加強。
7.★★二戰:1938年9月德、意、英、法首腦希特勒、墨索里尼、張伯倫、達拉第在德國慕尼黑簽定協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給德國,把綏靖政策推向頂峰。英法的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
√8.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大戰進一步擴大;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至此戰爭達到最大規模。
√9.1942年1月1日,26國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的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最終形成。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增強了反法西斯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0.1942年7月——1943年2月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1942年6月,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重大勝利,太平洋戰場出現重大轉機;同年11月,英軍在阿拉曼戰役中獲勝,徹底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形勢;共同構成二戰中的三大戰略轉折。
√11.1943年,美、英、蘇三國召開德黑蘭會議,決定在歐洲開辟消滅德國法西斯的第二戰場。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12.為了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解決戰后問題,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在雅爾塔召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1)分區占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2)戰后成立聯合國;3)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二戰的意義:
√13.1943年9月意大利向同盟國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結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