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14:37
《朝花夕拾》
一、文學常識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并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
《朝花夕拾》是魯迅創作的以回憶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為主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題目含義是:早上的花,晚上撿拾起來。意即:“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意思”。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憶性的散文。
二、主題歸納
《朝花夕拾》用十篇散文勾勒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的若干社會生活風貌,展示了一幅幅世態圖和風俗畫。雖然是回憶性散文,但是有現實的斗爭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蘊含著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執著態度。其主題思想集中表現在四方面:
1.表現對親友和師長的崇敬、懷念之情。作者通過對青少年時期生活片段的回憶,記敘他所接觸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長媽媽、藤野先生、范愛農等,贊頌他們的優秀品質,表現出對他們的深切懷念之情。
2.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封建教育對青少年的毒害。這些散文以“我”為線索,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反映封建社會、封建教育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殘,表現出作者強烈的反封建的戰斗精神。
3.揭露思想文化戰線上資產階級文人的本質。
4.作者以熾烈的感情和濃重的筆墨,揭示了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情景。
三、考點分析
《朝花夕拾》除《小引》和《后記》外,由10篇文章組成。作品的先后順序是以作者從童年到青年的生活軌跡來安排的。
1.第一篇到第六篇:《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要描寫作者的童年生活和童心世界。
2.第七篇《父親的病》和第八篇《瑣記》,主要寫作者青少年時代所面臨的人生抉擇。
3.第九篇《藤野先生》和第十篇《范愛農》則是懷念老師和舊友,同時回顧了作者走向文學道路的經歷。
短短10篇文章,總結了作者從童年到青年二十多年的人生軌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