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14:48
《西游記》
一、文學常識
1、《西游記》,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是古典神話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并非全無依傍,它有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玄奘西行取經的事件,《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玄奘取經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后小說的素材來源。現在《西游記》是根據明代萬歷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字汝中,號射陽山人,明代人。
3、《西游記》全書一百回,基本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斗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八至十二回寫唐僧的來歷、魏征斬龍、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經的緣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寫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終于取到真經,他們自己也修成正果。蘊含著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二、主題歸納
作品通過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曲折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苦難深重的勞動人民要求擺脫封建壓迫的愿望和勇于反抗的戰斗精神.孫悟空取經途中的斗爭,則表現了我國人民堅決向一切災害、困難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品質.此外作品還曲折反映了明中葉皇帝崇尚道教,方士干擾朝政.廠衛特務橫行,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西游記》中也歌頌佛祖功德無量、法力無邊,和宣揚宿命論等。
三、人物形象
孫悟空:桀驁不馴,敢做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嫉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敢于反抗壓迫。
豬八戒: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忠勇善良,戰斗勇猛,知錯能改,淳樸憨厚。
沙僧:忠厚誠懇,任勞任怨,默默奉獻。
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