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30:41
11.“謫守”“遷客”中的“謫”“遷”都是指貶謫(降職)。
12.戰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稱屈原或《楚辭》作者為“騷人”。后泛指文人。
13.“錦鱗游泳”中的“鱗”代指魚。“靜影沉璧”中的“璧”指圓形的玉。
14.“傴僂”意為彎腰曲背,代指老人;“提攜”意為牽扶,代指兒童。
15.古文中的“絲竹”代指音樂。“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16.“射者中,弈者勝”中的“射”指投壺,是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投向壺中,中多者為勝,負者按照規定的杯數喝酒。“弈”指下棋。
17.“觥籌交錯”中的“觥”指酒杯;“籌”指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的籌碼。
18.“更”是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舊時每晚八時左右,打鼓報告初更開始,稱為“定更”。
19.白是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20.“相公”是舊時對士人的尊稱。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