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4-24 09:34:44
一、《桃花源記》
一、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飲酒》。
二、理解性默寫
1.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語句是: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現桃花源中自然環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5.表現人民生活恬適的句子:往來種作;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表明漁人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來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時亂。
8.表明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詣太守,說如此。
三、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寫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麗的氣氛,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寫桃花源的美好做鋪墊。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窮其林”中的“窮”字表現了漁人怎樣的心理?
由于“甚異之”,想探個究竟。
4. “豁然開朗”照應前文什么內容?
初極狹,才通人。
5. 為什么村人“見漁人,乃大驚”?
村人對陌生人出現感到驚異,表明桃花源與世隔絕很久。
6.“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會環境是怎樣的?
社會動蕩,戰爭頻繁,民不聊生。
7.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從文中可推斷漁人向桃花源中人說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動亂,人民生活痛苦。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